网站首页 > 创业频道 > 微商创业 >

国货化妆品的崛起:上升或沉沦,冰火七重天

[摘要]一向来,外资品牌的市场决策,都是源于洞察消费者需求,而本土品牌的市场决策,在于洞察渠道需求。 两军对垒,无论双方实力如何悬殊,弱方也总有打赢的时候,只是大赢还是小赢,整体赢还是局部赢而已。此其间,涉及到弱方的筹划、谋略、布局、士气、借势等方...

一向来,外资品牌的市场决策,都是源于洞察消费者需求,而本土品牌的市场决策,在于洞察渠道需求。

国货崛起1

两军对垒,无论双方实力如何悬殊,弱方也总有打赢的时候,只是大赢还是小赢,整体赢还是局部赢而已。此其间,涉及到弱方的筹划、谋略、布局、士气、借势等方面因素,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应当说,弱方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但很长士气,也都是一次队伍扩充、装备升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历史诸多案例已表明,有时候,一次小小的胜利,可能就成为了扭转大局的拐点。

长期以来,中洋品牌对决,一直精彩演绎。双方的悬殊实力,已摆在那儿,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土品牌每次都会输,有时候一些精彩的伏击战,也能够让外资品牌很难堪。例如,当年舒蕾的红色风暴,或者当前化妆品店的品类攻势,都让外资品牌感到很大压力,问题是,这种局面能够维持多久?能否有机会成为扭转大局的拐点?

这两年,本土品牌的攻势的确很猛,外资品牌压力很大,国妆崛起的呼声也很高。那么,造成今天国妆崛起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为什么外资品牌会对此束手无策?为什么发展这么长时间之后,才等来这样的机会?这种繁华,又能维持多久?

国妆崛起的七个因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果有因。本轮国妆崛起,除了企业努力拼搏的内因之外,外围因素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总结起来,大概有几个方面:

1、消费者迭代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90后、00后已经成长,并逐渐成为美妆消费的主力军。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代消费者的观念,都会有所不同,选择方式也不同。这代消费群体,很有特点,她们伴随着互联网而生,其消费观念更具特色和超前。她们追求个性、强调自我,不以品牌为导向,听从内心的呼唤。她们追逐潮流,又不随大流,带有很强的叛逆性,要和上一代活出不一样的风格。

所以,她们非常拒绝上一代使用的品牌,全力去追寻能够体现自我的新鲜,尝试自我感觉有趣的产品。她们选择产品的方式,更多是依靠互联网,依赖网络评价和使用分享。在这样的背景下,玉兰油、旁氏、欧莱雅等品牌,惨遭被冠以“老化”之名,外资品牌多年积淀下来的优势,全无用武之地。

2、新渠道先机

中国化妆品的崛起,很大程度来自于占据新渠道先机。前几年是化妆品店渠道,现在是微商渠道。在这些非主流渠道上,外资品牌先是看不见,后来看不起,现在来不及。以宝洁为例,6、7年前就开始对化妆品店渠道投入研究,但迟迟没有动作,直到2014年,才开始做一些简单互动。而此时,整个化妆品店已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品牌格局,想要撬动改变,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微商渠道,在外资品牌眼里,肯定是相当不规范的渠道,估计打死也不会进入。但中国的特色,让这样的渠道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催生了难以想像的发展成果。很多品牌在传统渠道几年的积累,都抵不过微商几个月的冲刺。而等到外资品牌对这一渠道有所表示的时候,估计也都是好几年之后,又让中国品牌占尽了先机。随着百雀羚、韩束、珀莱雅、丹姿等优质品牌进驻微商,或许,超越外资销量规模的品牌,便在此诞生。

3、小品类机遇

这几年,由于产品同质化及竞争激烈,加上房租、人员等硬性经营成本上涨,化妆品店遭遇了顾客流失和利润下滑两大危机。几乎所有店老板都在寻找解决这两大危机的突破口,从而也诞生了品类元年。在这一波新的品类结构上,本土品牌又占据了船小好调头的先机。

特别是面膜品类,当前外资品牌几乎没什么份额,而整个市场却日渐增长,从最初的边缘性品类蜕变为第三大品类,市场份额占到8-10%,并通过面膜的连带,极大地分化了市场蛋糕。欧莱雅在2013年收购了美即,并于2014年推出极上面膜,意在抢夺小品类商机,但最终还是本土化不足,昙花一现,草草收场。

国货崛起2

4、人才新流向

本土品牌的崛起,除了渠道之外,还有人才因素。本土企业对人才的储备和重视,逐渐超越了外资品牌,于是,我们也看到,最近几年从外资品牌离职而加入本土企业的人才不少。在当前,本土企业有一个很好的举措,就是把一些重点的职业经理人,转换为企业合伙人。比如,韩束、韩后、伊贝诗、欧素等很多职业经理人,都已成为了董事。而在外资企业,即使职位再高,待遇再好,始终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终究还会受到外界的诱惑。

除了营销人才之外,本土的研发工程师、包装设计师,也都大批量启用外资品牌的人选,像蔡光欣、杨建中、郑奉龙等原资生堂、宝洁、爱茉莉的高端人才,纷纷入主参与到中国品牌的建设中。

5、生产全球化

消费者崇洋媚外,除了虚荣心,更重要的心结还是在于产品的质量。有资深人士表明,如果想彻底抵制日货,中国只要加强自身实力,能够生产日本制造的所有产品就行。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不是消费者不支持,而是自己不争气。曾经那些见风使舵、打一抢、换一阵地的产品,确实让消费者很受伤,背着“不爱国”的骂名,也要让自己消费得安心。

而现在好了,本土品牌的产品质量已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了品牌愿意把更多资金比例投入到科研和设备引进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品牌正在实施全球化生产。或者采取全球化的原料供应,或者借助国外的实验室,或者直接让外资工厂OEM,使本土产品的质量迅猛提高,与全球同步。比如花印,就是纯粹的中国品牌日本生产;比如,OLEVA+,也是中国品牌全球生产。这几年,科玛、科诗美丝等韩国加工厂,在华业务增猛,与本土的生产策略转移有关系。质量提上来,消费者自然就回归。

6、营销手段多

与外资品牌的标准化、流程化相比,本土企业没那么规范,但却非常灵活,反应快速,营销手段也多。外资品牌在中国,基本是没有赠品配送的,更别说年终送车送电脑,订货送旅游等。人家可规范了,开会就是开会,订货就是订货,有一卖一。这点,在其他国家可能还好,但来到中国,特别是近几年竞争一激烈,就开始玩不转了。

面对本土品牌的免费大派送,外资企业都看蒙眼了,怎么会有人这样做生意,难道这些产品不需要成本吗?你也派一个,我也派一个,还有人来购买么?至今,外资企业还看不明白,雅丽洁的大派送,究竟是如何让企业赚到钱的,他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而在一些县城的化妆品店,居然打出买一瓶霜送一只活鸡的促销,这样的方式,令外国人目瞪口呆。

7、大代理回归

这两年,行业里有这么一个现象,一批大代理正在回归。这批大代理在市场上的实力、网点、业绩都是一流的,以前,他们只认国际名品,只做国际品牌,现在慢慢也开始接纳本土品牌,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为本土优质品牌打开方便之门。大代理回归,其实是一种连锁效应,首先是质量的回归,最终是消费者的回归。

这种回归,是行业之幸,说明中国化妆品市场开始走向了规范化、体系化、责任化,开始回归到以质量为核心要点的行业本质。通过大代理回归之后的拉动,再加上本土优质品牌的坚持,本土品牌正在走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崛起之后的七方压力

国妆在这个阶段崛起,也是一种市场趋势使然。都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各领风骚三五年,本土品牌也应该得到这样的机会。但是,暂时的崛起,不等于长期崛起,本土品牌还不能一劳永逸。上帝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因此,繁华之余,更需冷静思考。浪潮之下,哪里是深涌哪里是浅滩,很难分得清楚。从整个市场形势来判断,国妆的未来,还将面临着很多挑战危机。

1、外资的反扑

外资品牌在中国,也是诸多波折,万般劫难,方成金身。一路走来,碰到的麻烦不少,但解决困难的方法更多,因此,在这一轮的挫折中,相信外资品牌也会有所对策。翻开美妆发展历史,本土品牌也有过创领的机会,只是每次都不能坚持太久,或者被招安,或者被腰斩。当年舒蕾风暴及广东洗护军团崛起,声势浩大,让人看到了国妆的希望,但在飘柔9.9的打压之下,很快又消沉下去。

而当前这个时候,外资品牌的反扑,想必也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强生、宝洁、欧莱雅都已制定了化妆品店渠道策略,不惜降低身段,放低折扣去迎合店家的需求。特别是宝洁,过去一年动作频频,不但参加了几场行业会议,举办了几次美白特训营和品类商学院,还针对化妆品推出了月光宝盒的套盒,打出了“多、快、好、省”的口号,去迎合店家的需求。

2、海淘的冲击

上海自贸区“扶正”海淘之后,苏宁全球购、天猫国际迅速上线,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电商企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3万亿元左右。其中,跨境零售额约3000亿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

在海淘的产品当中,母婴产品、护肤彩妆是大热门品类。海淘的意义在于,一些高价的品牌,可能会变得大众化起来,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原本只能消费100元国货的部分消费者,可能也会通过海淘尝尝“洋荤”。更主要的是,海淘可以尝鲜体验国外一些产品新时尚,这对于90、00后消费者来说,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3、微商后遗症

微商的兴起,带来了一个新的渠道,让本土品牌找到了另一个对抗外资品牌的机会,甚至成为本土实现超越外资品牌销量的梦想平台。珀莱雅近日进军微商,方玉友表示,这是珀莱雅的第三次创业,目标直指100亿。

但是,随着微商的泛滥,这个渠道良莠不齐,管控不力,必将伤害到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信心。一位资深人士忧心地说,中国消费者刚刚对国货树立了信心,可能很快又会被微商产品给毁灭了。渠道不可控,导致了三无产品、假货的横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又是一次严重的伤害,要知道,消费者失去信心的,不是一个品牌,而是整个产业。一款本土产品不好,会影响消费者对整个本土产品的信心。

国货崛起3

4、后品类红利

品类的兴起,确实为本土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红利,但是,中国市场的本质,就是扎堆而上,很快,我们也看到了品类的泛滥。再加上外资品牌也会通过收购或者推出一些品类,从而很快会让品类的红利期结束。而随着而来的,将是品类管理的比拼,而这一块,恰恰就是外资品牌的强项。在品类红利结束之后,本土品牌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继续保持旺盛劲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走过品类元年之后,本土化妆品如何与外资品牌保持差异化,如何再演屌丝逆袭的故事,恐怕这是国妆崛起之后,很快面临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本土品牌,能够站出来的,基本都在靠广告轰炸,那么,如果广告轰炸能够长期持效的话,我们真能干过宝洁和欧莱雅?

5、单品牌店铺

综观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中国化妆品市场恐怕很快就会迎来一个单品牌店时代,这是对中国化妆品店渠道的一个大冲击。中国与韩国的化妆品发展路线有点相似,说不定,中国会走上韩国的路子,以单品牌店改变市场的格局。

那么,在没能赶上化妆品店渠道红利的外资品牌看来,单品牌店肯定是他们一个发力点,特别是韩妆品牌。从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本土品牌要操作好单品牌店,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里面除了涉及到产品之外,还有整个店铺的运营体系、氛围营造、会员管理等。在这一轮较量上,或许韩妆会在中国重新崛起。

6、城镇化加速

中国已步入一个城镇化的年代,2014年有1800万中国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比例将由2014年的55%提高到60%。中国潜在的高档产品消费人群数量,有望在未来15年内增长三倍,达到4500万户。这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百货商场会出现,化妆品高端化需求会增速。

本土品牌,目前赖以竞争的手段,还是在于质优价廉,虽说当前比较迎合市场需求,但未来如何去迎合高端消费人群,是一个问题。在产品配方实力上,本土品牌是可以胜任的,但在文化沉淀上,还有所欠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7、消费者洞察

粉丝经济下,未来的营销手段,更加强调互动感和参与感。这就要求,品牌要更加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营销方式上,要更为贴合消费者的个性。一直以来,外资品牌的市场决策,都是源于洞察消费者需求,而本土品牌的市场决策,在于洞察渠道需求。在这块上,本土品牌又将处于弱势。

在当前解决了渠道问题之后,本土品牌如何乘胜追击,再解决消费者的需求,是本土品牌能否真正做大做强的拐点,也是接下来面临的最有难度的挑战。上升或者沉沦,成败在此一举。

总体来说,国妆虽然在大环境利好的情况下,暂时性取得一些突破,相较以前更为成熟,但想接近外资品牌的水准甚至彻底超越外资品牌,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重建秩序、重建文化和重建生态。只希望在这一轮的国妆崛起中,更多企业能够稳住心态,认清事实,扎深根基,别重蹈覆辙,在自我陶醉中昙花一现,或是在自信爆棚中走向衰亡。

 


豫都网微信

《国货化妆品的崛起:上升或沉沦,冰火七重天》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yuduxx.com/wscy/19077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