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3 13:5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张振华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之洞班”的在读本科生。至今,他的母亲仍然不太理解这个高考超出一本线58分的“读书好苗子”,怎么就选择了农业大学,还回来和自己一样务农了。张振华则庆幸:还好没有将户口签到学校,自己还保留农村人的身份。
一边上学,一边在内蒙古开展苜蓿草的种植事业,张振华的生活,被划分成田间地头和教室实验室两部分:暑期农忙,农闲赶回学校复习考试。事实上,不少像张振华这样从事农业创业的大学生,往往根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希望以新的思维来再造自己的家乡。迎接他们的,是怎样的挑战?
农民并没有觉得大学生种地不靠谱
张振华小时候放过牛,知道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父亲2012年开始养牛,张振华帮着购买牧草的时候,发现了苜蓿的宝贵。这种开着紫花、看似普通的草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再生性强,所含的豆科牧草根瘤菌固氮还能改善种植土壤的质量。
他开始着手紫花苜蓿的生产。和传统的种植方法不同,他采取的是机械化、规模化的模式,从播种到插秧都不需要太多人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和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他的父亲拿出毕生积蓄,支持他用于紫花苜蓿的种植。华中农业大学拿出实验田来,用于苜蓿新产品的试验。
这个农村孩子不怕吃苦,但是为苜蓿选种育种的时候,几个小时的低头劳作,还是让他有些头晕。他的导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赵剑提醒他:培育出最理想的种子,往往需要14年时间。农业是个急不来的过程。
前期寻求资金的时候,张振华则遭遇了更多挑战。农村有农村的文化,在家乡内蒙古,他和几个潜在的投资人约在一起,八九个人喝掉了十几瓶白酒也没谈成,张振华曾经愤愤地想:不干了!
更大的挑战在土地上。张振华的农村户口显示出了优势,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也就是说,如果转入武汉的非农户口,张振华需要以家庭的名义才能获得承包土地。
但是,承包土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要将小块土地连接在一起。一开始,拥有土地的农民并不看好这种奇怪的作物,挨家挨户地进行说服工作很久。这儿三亩那儿两亩难以集中,需要以土地换土地,才能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这是一个各方协调的过程”。
最终,父子俩在凉城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在呼和浩特市,1000多亩土地来自近60户农民。紫花苜蓿切中了市场需求,种植的第一季,苜蓿草就盈利了。仅2014年5月种下的1000多亩,就挣了100多万元。
让张振华欣慰的是,农民们并没有觉得一个大学生回来种地不靠谱。当地的农村,务农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留守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他们希望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能给自己带来新的希望。
未来,张振华计划采取农业合作社的形势,租赁农民的土地,让农民用自己的技术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紫花苜蓿。
不同地域的创业服务体系大不同
相较于互联网创业,张振华感觉农业创业很踏实:这季种下去,下季一定能有收获。他们掌握着紫花苜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新产品在不断推出,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此价格非常稳定。
不确定的是和“有关部门”打交道。有时候,政府领导觉得创业是好事,但基层办事人员并不替创业者着急。他曾经去畜牧局办证件,早上到了,对方抛出去一句:“您等着吧。”晚上终于轮到自己,下班了。
困难还来自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今年暑假,张振华一直在跑林业部门。他希望能在林下种植牧草,这本是生态又经济的好事,也获得了林业局领导的支持。但是,林业局下还有大大小小的林场。不是每一个林场场主都愿意合作,他只能一家家做说服工作。
“生态友农”创始人段昌强面临的问题正好与张振华相反。这位安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目前在浙江开展鱼塘养殖。
他还记得一次土地招标。当地政府有土地供流转,他和另外几位感兴趣的承包者一人付了200元,坐在小会议室里进行投标。每个人将愿意付出的金额写在小纸条上,互相不知道底细。最终当地干部念出投标最高的名字。
他中标了。自称“塘主”的段昌强需要从整理土地开始,调整供水系统,在鱼苗阶段精心呵护。整个过程中,从税收到生产,浙江省发展良久的创业服务体系一直在“良心”运转着。
困扰他的,是怎样进一步发展技术。鱼塘养殖有瓶颈,如何让鱼苗长得更快更好,是他最关心的。但是,1000多亩的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找不到规模合适的科研机构与对接”。
农产品销售只能做微商吗
“我讨厌微商,讨厌那个自己。”渭南师范学院大四的张世琪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这个在微信上销售水果的90后青年创业者很清楚:汉中周边的消费水平,没有办法支撑起水果的销售。这个黑瘦的农家孩子非常重视自己的微商店铺:“熟人传播,精准投放”,效果较淘宝店要好很多。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选择农产品销售的大学生在成本和资源的限制下通常选择的销售平台。
张世琪感觉自己是个矛盾的人:在线的那个自己非常活跃。他每天至少要发3条朋友圈状态,大多关于他销售的那些宝贝汉中水果: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他的通讯录里有150个名字,隔一段儿,就要分组群发消息:新鲜的水果上市了,大家来看看吧。
线下的他知道,这样的活泼并不是自己的性格。他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向他觉得需要这些信息的朋友发消息,但有时候,朋友反馈不高或者嫌烦了,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讨人厌了。
南开大学商学院硕士郭鑫则用另一种方式把农产品销售推向了更远的地方。
2011年,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读大一的郭鑫做论文时发现,某县城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地,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10年后原本很富裕的县变成国家级贫困县。他对农业产业和环境生态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希望帮助农民将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产的林下产品销售到国外去,“诚鑫通”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由此建立。他联系了100多个乡镇,希望推广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快被对方挂断。
这个1992年出生的藏族小伙子很快找到了突破口:大学生村官。他们既扎根乡村,又能理解电子商务。他上QQ以“大学生村官”为关键词搜索到了数十个群,一一加进去,挨个私聊,很快找到了一群对他的点子有兴趣的年轻人。
郭鑫发现,大学生村官也经历着自我认同的纠结,希望在农村有所成就。双方一拍即合。郭鑫的团队进入乡村,在18个省市100多个县铺开。
果农人家出身的张世琪小时候没吃过水果,那是宝贵的好东西。长大后的他坐火车从关中平原穿越,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觉得“平原像张纸,城市像个笼,白水像个大果园”。而蒲城最难忘的,是“一树树花开,晴朗的天,温柔的四月风”。
他从小的疑惑就是: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果实,为什么大家还要离开去城市打工呢?
“我要让家乡的水果走出去。”在一次200多位创业者参加的活动中,当台上嘉宾问起创业的原因时,他第一个举手,站起来干脆地说。
张世琪即将毕业,他已经下了决心继续自己的水果微商事业。然而添加朋友总有尽头,小小的微商店面临着进一步扩大发展的挑战。
“做不下去大不了就不做了呗。”张世琪对记者说,语气似乎很随意。但第二天,他又发了张手机拍的照片:一个汉中果农半跪在地上面带笑意将苹果捡到筐里,配文是:“白水苹果销售将近400斤,蒲城酥梨将近200斤,能不能10月结束前苹果突破500斤,酥梨突破300斤呢?”文尾是一个“奋斗”的表情符。
《创业故事:大学生土里淘金能否再造家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yuduxx.com/cyxw/26940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