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频道 > 创业故事 >

36岁男子辞职卖房科技创业 拿下大项目

[摘要]十年磨一剑。10年前,王勇怀揣环保新科技的梦想,卖掉自己的房产创办起浩澳环保科技公司,并挨过了3年无收益的惨淡日子;10年后,王勇的环境微生物技术已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接下了浒苔有机物的降解、李村河水质改善以及地铁北站地块降解除臭等大项目。如今...

十年磨一剑。10年前,王勇怀揣环保新科技的梦想,卖掉自己的房产创办起浩澳环保科技公司,并挨过了3年无收益的惨淡日子;10年后,王勇的环境微生物技术已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接下了浒苔有机物的降解、李村河水质改善以及地铁北站地块降解除臭等大项目。如今,王勇没有停下创新创业的脚步,他进一步提升技术,将微生物技术应用到民用产品,拓展公司出路的同时,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他的环保新技术。

【入行】

门外汉看好高科技

在王哥庄一处不大的小院内,王勇将浩澳环保的研发中心扎根于此,一栋双层建筑、一排平房小屋、一个蔬菜瓜果园……看似平淡无奇的外表下却暗含着其用环境微生物技术助力生态城市建设的宏图志向。

2000年,王勇机缘巧合下听了日本一位教授关于环境微生物技术的讲座,顿时觉得热血澎湃。“我觉得未来国内环境治理的需求会很大,好的治理方式一定会有市场。”土木专业毕业、从事文化工作的王勇虽然之前和环保没有任何交集,但他是一个敢想、敢做、执行力强的人,看好环境微生物技术的市场空间后,王勇果断辞职了。他以去国外打工为借口说服家人,跟随日本教授正式学习环境微生物技术。

当时,这个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非常先进的,接受的人并不是很多。但王勇却看到这个技术的好:地球上微生物的总重量相当于人类的总重量,说明微生物的重要性。而这项技术的本质就是壮大环境有益微生物队伍,抑制有害微生物,不但没有二次污染,而且在应用领域几乎没有局限性,大气、水、土壤等都可以。

【起步】

卖房创业非常艰辛

经过3年异国的艰苦学习,王勇学有所成回到了中国,在一家企业实践微生物技术。2005年,已经36岁的王勇终于鼓起勇气创办公司。“已经走到这一步,家里人不支持也没其他办法。”王勇说,他卖掉自己的房子后又向朋友借来十几万,凑齐了50万元的注册资金,然后用这笔资金租了厂房、买了设备。公司开业头3年,日子非常难。公司加王勇一共5名员工,包括他的导师、导师翻译和招聘的两位技术员。王勇一方面要负担工资和厂房租金,另一方面公司始终没有收益,公司经营举步维艰。“微生物技术看不见摸不着,液态产品倒到地里不会马上有反应,多数农民根本不相信这些液体会对庄稼有什么作用。”直到现在,王勇回忆起创业最初那几年仍忍不住叹气。“刚开始没人认可、慢慢等待结果的日子很难熬。”

【收获】

清理浒苔崭露头角

2008年,王勇的公司终于迎来了曙光。那年,青岛前海出现浒苔,被捞上岸的浒苔堆积在岸边,因垃圾场无法处理而腐烂发臭。王勇解释说,浒苔所含有机物,如果通过传统方式进行垃圾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如果用化学技术处理也会有新的污染,而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最高。王勇团队临危受命,通过微生物技术处理了20多万立方米的浒苔,完全降解了其中的有机物。捞上来的浒苔被降解后可以慢慢被土壤吸收成为肥料,变废为宝。

“公司一炮而红,而我最开心的是觉得自己为家乡的环境做了件大事。”王勇坦言,那一刻他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选择这条创业道路的正确性,既能赚钱做事业,更能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做贡献,这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2010年,王勇的产品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青岛多个大项目也找上了他。“李村河一期上游的景观当时已经做好,但放水进入河道后,有害藻类及水体黑臭让建设方很困扰,他们担心夏天放水后会发生腐臭现象,引起周围的居民反感。我们的一项工作就是围绕李村河上游进行水质的整治,经过4年的水质净化改良,以及跟踪监测,达到了理想的示范效果。”王勇告诉记者,让河水达到微生物平衡需要一个过程,直到目前,这个工程依然在进行。而2011年7月,王勇又接到青岛地铁北站土壤优化的任务。此前,该地块是一个垃圾场。王勇团队通过微生物技术对40万立方米土壤进行降解除臭,保证了地铁项目的顺利进行。

【创新】

研发相关民用产品

选择创新技术作为创业项目的王勇从一开始就做好了不断创新的准备。2013年,王勇萌发了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想法。在他看来,中国人口基数大,民用市场非常广阔,无论是室内空气还是水质等等,都有环保净化的需求。

但是,微生物技术从河道等大环境治理应用变为民营产品应用,技术上需要接受新的挑战。前者是针对具体的环境微生物研究后,制定、培育有益微生物再治理,而后者则需要研究出功能性微生物。比如卫生间返臭味,目前市面上除臭的都是化学产品,除臭原理是掩盖臭味而不是除掉臭味,这样并不环保,效果也有限,如果利用微生物技术,就可以通过环境有益微生物来降解掉臭味,效果好,而且没有任何污染,人即使喝到肚子里也没有危险。

“经过两年的研究,民用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了。”王勇说,卫生间除味、瓜果除农残等产品已经研发成功,下一步将会推广到市场。

【难题】

科技型企业很缺钱

采访中,王勇提到,从公司创办初期到现在,困扰公司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浩澳环保此前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相应扶持,但程度显然不够。王勇拿出厚厚一沓荣誉证书说,公司拥有14项专利技术,前后共申报过4个科技项目补贴,加起来也有几十万元,但公司以研发为核心,加上微生物技术的推广有难度,所以资金缺口比较大。王勇坦言,微生物技术的民用产品之所以迟迟没有在流通市场推广,就是因为缺乏资金,“快消品进超市的费用非常高”。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4600家,占全市中小企业的2.7%,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少、发展慢已成为我市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和银行贷款资信,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记者采访岛城多家小微企业发现,融资难、资金缺口大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政策】

专利质押看到希望

“很多创投基金都会接触我们这种小微企业,但是他们通常很谨慎,有时接触很多年也不出手投资。”王勇称,很多创投基金长期跟踪浩澳环保,但迟迟没有入资。

好在近日一则质押专利贷款的消息让王勇看到了希望。我市专门出台了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资助实施细则》,采取了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据了解,科技型企业用专利质押贷款的同时,要有担保公司的担保,并在保险公司针对此项业务买一份保险,如果贷款后无法偿还,担保机构、银行、保险公司按照20%、20%、60%的比例承担债务。

同时,《实施细则》提出了“四补”政策:一是对专利质押贷款给予50%的贴息资助,单一企业年度内享受贴息资助不超20万元;二是对3年的保险费给予部分资助,每家企业年度内可享受贷款额度不超500万元最多可获得3年的保险费资助;三是对参与专利评价的中介机构给予激励,每签订一个服务合同给予3000元服务费资助,银行放贷后再给予3000元服务费资助;四是对质押专利处置发生的专利评估费给予50%资助,单项评估费资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本版撰稿 记者 王婷


豫都网微信

《36岁男子辞职卖房科技创业 拿下大项目》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yuduxx.com/cygs/24779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90后小伙边照顾全瘫母亲边创业搞养殖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