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0 09:5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本报记者 徐晶卉
初创企业“痛点”很多,没有资金、没有市场、没有机遇,若想拿到全球500强企业订单,似乎有些“痴人说梦”。
但这并非不可能。
中国火热的创业氛围以及越来越包容的创业环境,正引来全球巨头企业的关注。昨天,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下称EFG)宣布与联合利华达成战略合作,其全球科技创新项目“创想+”首次落地中国,寻找数字技术本土初创伙伴。专家表示,对于中国初创企业而言,这是巨大的机遇,不妨“借船出海”,通过解决国际需求迅速成长。
国际巨头瞄上中国创业沃土
中国正在经历第四次创业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双引擎”的高度。政府的支持、社会资金的流入、投资人的笑脸、社会的包容,让“大众创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稀松平常事儿。
“这两年,中国的创业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对年轻人而言,创业的荆棘已被砍去了大半。现在是创业最佳时机。”EFG秘书长张德旺告诉记者,仅在EFG一处,过去几年前来申请的创业项目只有三四百个,而截至去年底,受理的创业项目申请已接近1000项。
大好的创业环境,让国际巨头纷纷瞄准这片热土。“选择落地中国是看好这里的市场环境。”联合利华北亚区总裁马瑞文在接受采访时对此非常乐观,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创业环境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近年来涌现出不少基于中国市场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联合利华也希望借此契机与更多创业公司合作,探索新的模式。
创新创业机制可“反其道而行”
对于创业者来说,由于缺乏对整体市场环境及市场需求的了解,创业的失败率很高。知名投资人徐毅律每年光审阅的创业计划书就有近4000份,其中不少都存在一个缺陷——没有找到市场需求,或者自认为的市场需求是个“伪需求”。
“创业最理想的状态,是创新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现在的创业者虽然热情高涨,但他们缺乏市场经验,对于切实的市场需求没有一个理性认识。”徐毅律指出,目前的创业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一个让信息对称匹配、连接创业者与市场需求的桥梁,这一痛点说明我们的创新创业机制还有进步空间。
事实上,这一次的合作机制是“反其道而行”——由500强企业“定制需求”。昨天,联合联华率先发布了包括智能互动冰柜、产品防伪技术、智能产品包装在内的五个项目需求,反过来寻找合适的初创企业。市科委副巡视员刘勤认为,这种合作开拓了一种新的创业支持模式,通过发布真实的市场痛点,连接创新需求和市场需求,打造出一条通畅的创新创业服务链。
中国创业企业不妨借船出海
总结500强企业此次发布的项目需求,大多围绕电商移动化、O2O、社交化、智能化等领域展开;而在中国本轮创业潮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成为亮点。两者不谋而合。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电商等行业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种优势会对相关领域的创业者产生很多良性刺激。”联合利华相关负责人透露,虽然中国的数字环境与全球市场有所不同,但诸如“智能冰柜”等问题,是企业在全球市场碰到的共同痛点,如果能找到解决方案,会将其运用到海外市场。据悉,过去一年多,全球已有32个项目通过“创想+”平台落地。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用全球视野思考问题。”刘勤认为,过去中国的创业团队大多借鉴国外的点子,而在长时间的积累后,现在是时候用中国的创新力量解决国际需求了。他认为,中国的创业沃土为初创型企业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创业团队不妨“借船出海”,通过解决国际市场的“痛点”,为今后的发展壮大打下扎实基础。
《“定制创业”能否击破初创企业痛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yuduxx.com/cyxw/2423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