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0 09:5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一家反互联网思维的冰激凌店是如何火爆北京高校圈的?
说起鲜果会或许在社会上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但在北京的大学生群体却几乎无人不知。这家从2011年开始起步的冰激凌连锁店4年间开出了10家店,其中有7家在大学校园。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旁人或许想象不出来一家冰激凌店为什么会在大学校园里那么受欢迎。
在北京语言大学清晏楼三层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家外表看上去很普通的小店,在中午时分这儿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各种肤色的中外学生把鲜果会的柜台前挤得满满当当。记者随便找了一个同学了解情况。新闻学院大三的学生艾琳说这儿几乎包揽了她每天的饭后甜点,到北语之后她已经很少再吃别的冰激凌,因为吃惯了鲜果会的再吃别的会觉得特别腻。她还如数家珍的给记者讲起了鲜果会的创业故事。高翻学院的小李则把鲜果会当成亲友请客的必去之地,每每有外校的高中同学过来,他总会带到这儿来请他们吃冰激凌。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鲜果会店面曾由于学校规划改造被占用,关门时学生的留言写了厚厚的一大本。后来易地重开的时候长长的队伍连续排了好几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官方微博还破天荒专门报道了此事。记者在探访鲜果会北师大店的时候还发现有不少北邮的同学专程跑过来吃。
作为文科院校的对外经贸大学,鲜果会店面是另外一番景象:三三两两的学生坐满了店里店外,大家在开心的聊天或热烈的讨论。商学院的学生刘梦然已经把这儿当成她的第三空间,她说这儿的冰激凌好吃,员工很亲切,处处都透着一种家的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外人看来鲜果会是一家低调的有点平凡的小店,开业四年来几乎不出现在团购、外卖等平台上,从来没有大额的折扣或大笔的补贴,也从来都看不到鲜果会在媒体上的广告,这些做法都和当下热炒的O2O、互联网思维格格不入;然而鲜果会却在她的消费人群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和极高的忠诚度,鲜果会所到之处的每个店都会产生一批“铁粉”,在她的粉丝社群中,鲜果会的活动做得风生水起。
三大师兄的创业故事
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崔渐为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在大学时候就参与创办过两个社团,并倒腾过不少小生意。创业的念头从很早时候就植根于心,所以对黄铁鹰老师的案例课格外痴迷。然而想找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创业方向并不容易,直到时任意大利某企业首席代表的他遇到一位传奇的冰激凌大师。成为忘年交的他们很快碰撞出火花,崔渐为毫不犹豫的选择在冰激凌行业开始创业,他觉得这是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三个原因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1. 行业足够大,有无限的想象空间;2. 国内市场太落后,整个冰激凌行业属于产业发展初期,注定是一个朝阳产业;3. 具备创业所需的核心资源。崔渐为自称自己是一个选择很谨慎,一旦做出选择就义无反顾的人。很快他就开出了第一家店,并吸引了人大商学院毕业的姜博加入到创业团队中来。随后毕业于农大的另一名合伙人的加入补齐了在食品营养与上游原材料供应方面需求。
至此,创业团队的三驾马车已初步成形。三大师兄以他们的良心品质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上刮起一股颇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健康之风。
拯救,先从年轻人开始
当记者问道为什么要以高校市场为切入点,崔渐为的回答颇具情怀:拯救,先从年轻人开始!
在他看来对于30岁以上的人,冰激凌只是生活的点缀,而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冰激凌已经是生活日常。可悲的是在国内市场上想找到一款健康平价的冰激凌太难了,市面上充斥着香精色素添加剂堆砌的劣质产品,不忍心让年轻人每天吃这样的东西,于是就把大学校园作为鲜果会的切入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独特的定位和成功的选择,大学校园里高度集中的年轻人不光是冰激凌的高频消费人群,而且他们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很容易理解我在冰激凌领域所做的努力和改变,而且正因为学生是冰激凌的重度消费人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颇具鉴赏力,一经对比之后很容易转化为鲜果会的忠实顾客。而且,大学校园之间的传播尤其频繁,鲜果会目前在北京高校中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冰激凌第一品牌。年轻人自主时尚的消费观反过来会影响他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帮鲜果会潜移默化的做了品牌传播。”崔渐为颇为自信和坚定的说。
把产品做到极致并由此引发自传播
聊到当下火热的互联网思维,崔渐为颇不以为然。他认为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把产品做到极致并由此引发自传播,而不应该是通过一些噱头运用新媒体手段把一个不怎么样的产品过度包装和传播。在记者看来,崔渐为是典型的产品经理型创始人,一聊到产品他可以滔滔不绝颇为兴奋的说上几个小时。令记者折服的是半路出家非科班出身的他对冰激凌的专业程度,他可以准确品尝出冰激凌配方细微变化带来的差异,对影响冰激凌品质的原料、设备、工艺、配方等背后的相互关联剥丝抽茧,脉络及其清晰。
是常识蒙蔽了大众还是大众缺乏独立思维
在和崔渐为访谈之前,记者脑海中的牛奶冰激凌就是用牛奶做的,而水果冰激凌就应该是用水果做成的。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他向记者展示了众多品牌的配方,大多用到的是复原乳和奶粉以及名目繁多的香精色素;而水果冰激凌是清一色的水加香精色素或者好一点的会有3%左右的果酱添加。说到此处,崔渐为的表情略带无奈: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缺乏食品与营养的通识课,大多数人口头上对健康挺重视,但缺乏判断能力或没有良好习惯,所以最后还是被华丽的广告或江湖郎中牵着鼻子走。他说你如果拿水兑3%的果酱试一试就知道那些你平时常见的水果冰激凌的味道和颜色只能来自于香精色素。
冰激凌背后的学问
鲜果会的产品哲学是“用最天然的好原料经由最简单的处理就是最好的食物”。崔渐为说食品行业不太需要高科技或什么窍门,需要的是回归传统,尊重自然。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鲜果会前三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钱在上游原材料上而不是快速扩张店面。他们考察了众多牧场后决定亲自参与建设一个牧场以确保得到最好的奶源。每天,从超过欧盟标准的专有牧场产出的鲜牛奶经均质老化低温灭菌后配送到店面,在店面新鲜现做成冰激凌。崔渐为说鲜果会的原味牛乳冰激凌不加一滴水,也没有任何香精色素,已经纯净天然到极致,能品到的是小时候农村自家牛奶的味道。
水果冰激凌是鲜果会的当家招牌,也是为什么取名为鲜果会的原因。鲜果会想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树立“鲜果会就是鲜果冰激凌”的印象,从而占住这个细分领域第一的位置。崔渐为说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吃到过真正用新鲜水果做的冰激凌,他坚信只要人们一旦品尝到就会明显的区别于之前吃过的勾兑的冰激凌。每日在店面端用新鲜水果做冰激凌相较于之前的做法会增加大量的劳作和成本,能坚持下来,一半靠意志,一半靠情怀。
和鲜果会的团队接触,能感受到的是每个人发自内心对产品的热爱和自豪。好多细节验证了他们对品质的执着。比如他们坚持用新鲜水果而不是果酱做冰激凌,而且偏执到在冰激凌小料里不提供果酱,要知道有非常多的消费者喜欢往冰激凌上浇一些。特立独行,不迎合潮流;勇于拒绝,坚持做自己。或许正是对自己产品的极大自信使得他们有足够的底气这样去做。
《北大师兄谈创业:鲜果会是如何火爆北京高校圈的》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yuduxx.com/cygs/24239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