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07 10:1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国家级美发技师黎伟胜是位“草根创业者”,从事美发行业近20年。创业之初,生意不好,比较辛苦,但还是坚持下来了。他觉得,一定要把服务做上去,多与客人沟通,客人带客人,这样生意就会越做越大。
黎伟胜说:“经营的时间长了,就会改变心态,觉得这是一种服务,要讲究扎实的技术,所以自己要勤学苦练,进修学习。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
a
精益求精,赢得回头客
黎伟胜是开平马岗人,1997年因姐姐在江门,前来江门玩,顺便找工作,可惜找不到。因有一个同学在广州开美发店很成功,他的姐姐就叫他去学,她付学费。学成后,黎伟胜在华园路开了“华园发型屋”。随着发型屋的升级、规模的扩大,2003年他将“华园发型屋”改名为“华园发艺”。最初发廊只有9平方米,现在有80平方米。
一家发廊可以开这么长时间,靠的是手艺、服务。黎伟胜说;“每位员工都做得很好,与客户多沟通,互相了解,客户自然就会越来越多。我们宁愿少做点生意,也要保证质量。比如现在店里有5位客人,而我们只能服务3位,你只能将这3位服务好,再做剩下的2位。”
由于技术和质量都比较好,这里的回头客、熟客很多。有的人以前住在华园路,现在搬走了,有的住在外海、高新区等,但还是专门开车过来理发,对于他们来说,到这里理发可能比较放心,也可能是一种习惯。
江门的发廊比较多,发廊的人员流动比较大,招人也不好招,华园发艺的员工却比较充足。“如果我请了一个人,她觉得在我这里工作好,她就会介绍身边的人到我这里工作,这样才能够留得住人。”黎伟胜说,对员工一定要好,包吃包住,各方面都尽量满足员工需要,让他们住得舒服。此外,他还会一年安排员工旅游一次;晚上开完会或下班后,大家一起吃宵夜,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可以边吃边聊。
b
始终保持专业的态度
开办发廊后不久,黎伟胜就想到,以后发廊肯定会越来越多,可以办一所美发培训学校,于是不断进修,在北京、杭州等地一边进修一边打工,在2005年开办了金梦莎美发培训学校。
最初,学校只有280平方米,到现在发展到600平方米。2005年招生的时候,开头一个月只有8—10人来学,一年只有50—60人,现在一年有近200人。教程有剪发、染发、烫发、设计,分为3个不同的班,初级班(剪发)报名的相对较多。
以前,江门有多家同类型的学校,后因招生难等原因,陆续关门。黎伟胜说:“我们坚持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始终保持着专业的态度,在专业方向上不断努力。我们派老师去外面学习,老师学习完后再回来教学生。另外,我们还会邀请一些大师来学校讲授、表演,让学生学习观摩。”
学员学艺毕业后,有很多在珠三角、五邑地区的发廊就业,出国就业的也有,也有很多人自己创业。
以人为本
虽然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但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黎伟胜觉得并不辛苦,而且很开心。
他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不以赚钱为本。他经常带领学员到外面做义工,为群众服务。学员组成的“义剪队”共有20人,在医院、社区、福利院等地为群众义务剪发,学员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手艺。
黎伟胜还计划开社区发廊,每次理发只收9元,方便街坊,让他们得到实惠。如果他的计划得以实现,对市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吕胜根实习生梁珊珊
《美发技师黎伟胜:“草根创业”贵在坚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yuduxx.com/cygs/2199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